经常有朋友在群里咨询,R22的制冷剂加气态还是液态?R410A的制冷剂加气态还是液态? 然后告知他以后,过段时间就又忘记了在群里又咨询,很明显是没有理解为什么R410A必须加液态!
今天就要让大家彻彻底底的理解,为什么有些制冷剂必须要加液态,希望大家仔仔细细的理解!
我们先来看看冷水机充注制冷剂的原理
一、充注原理
1、液态充注
充注液态制冷剂,充注模型见下面:
实际的意思就是把制冷剂钢瓶倒立,如下图所示:
因为钢瓶里面是液态的制冷剂,钢瓶倒立之后,通过加液管进入到制冷系统的就是液态的制冷剂。
注意:
部分钢瓶的放氟口会伸到钢瓶底部,此时钢瓶虽然是正立,但是加进去的还是液态制冷剂。
2、气态充注
充注气态制冷剂,实际的意思就是制冷剂钢瓶正立;由于钢瓶上部空间已是气态的制冷剂所以此时制冷系统加进去的就是气态制冷剂。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要加气态,有些要加液态。
二、三个概念
1、单工质制冷剂、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和共沸制冷剂
单工质制冷剂:制冷剂成分只有一种工质;
比如:R22、R290;
非共沸制冷剂: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制冷剂,它在饱和状态下,气液两相的组成组分不同;
比如:R404A、R410A;
共沸制冷剂:有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这类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其气液两相始终保持组成比例不变。
例如:R500、R508A;
2、液态or气态?
1)、单工质制冷剂不管是气态还是液态,里面成分都不会改变,所以充注制冷剂的时候可以充注气态。
2)、共沸制冷剂虽然成分不一样,但是由于沸点相同,所以气液两项的成分也相同,所以可以充注气态;
3)、非共沸制冷剂由于沸点不同,所以液态制冷剂与气态制冷剂实际上成分是不一样的,此时如果加气态,必然会导致加进去的制冷剂成分不同,比如只加进去了某一气态制冷剂,所以只能加液态。
三、怎么区分单工制、共沸、非共沸?
讲了半天,算是理解一小半了;单工制、共沸的制冷剂可以充注气态;非共沸的制冷剂必须充注液态;
但是我们怎么来区分共沸、非共沸制冷剂呢?还是一头雾水~~
那么现在我告诉你,其实非常非常简单
我们根据冷水机所使用制冷剂的型号就知道这个制冷剂是不是非共沸的制冷剂;怎么看?
我们选取制冷剂命名规则的部分内容,重点来看:
(1) 共沸制冷剂
共沸制冷剂在标准中规定在R后边的第1个数字为“5”,其后边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
如:R500、R501、R502 R502......R507
(2) 非共沸制冷剂
在制冷剂编号标准中对非共沸制冷剂还未加以编号,只是留出R后边的400号的编号顺序,供增补编号使用。
如:R400、R401、R402 R402、...R411
看明白了吗?没有看明白的,多看几遍!
四、为什么非共沸的制冷剂必须加液态
到这里,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非共沸的制冷剂必须加液态?
我们来看看R410A制冷剂,很显然,“4”开头的制冷剂,肯定是非共沸的制冷剂,成分如下:
R32(二氟甲烷):50%;
R125(五氟乙烷):50%;
两组分的制冷剂的物性分别如下
R32:
R125:
很明显,两者的沸点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叫非共沸制冷剂的原因;当R410A制冷剂钢瓶静置下,R32与R125由于沸点不一样,必然会导致制冷剂钢瓶的上部分已蒸发的气态制冷剂,组分就不是50%R32+50%R125了。
由于R32的沸点低,所以很有可能上部分的制冷剂都是R32的组分了。如果加气态制冷剂,加进去的制冷剂就不是R410A,而是R32了。
其他非共沸制冷剂只能加液态的原因同上。
五、一句话总结
冷水机使用“R4”打头的制冷剂,如果需要充注制冷剂,请加液态!
18680632228
13302699259
东莞市中堂镇北王路63号-奥航3号园
dghr0769@vip.sina.com